中国农产品市场网

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动态  市场热点

核污水排海后海鲜还能放心吃吗?

作者: 时间:2023-08-30 12:07:26 阅读:(110)

        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后,引发全球的关注和热议,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恐慌。海产品还能吃吗?日料还安全吗?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防辐射?

进口海产品还能吃吗?

国内企业调整采购寻找更多替代品

        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为保障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海关总署8月24日公告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月25日表示,严禁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使用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加工食品、制作餐食或进行销售,加强市场销售进口水产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
 

对于进口海产品,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这是因为: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3年1月至7月,中国前五大水产品进口国为厄瓜多尔、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美国,日本并未排入前十。7个月内,我国从日本进口鱼类等水产品的商品总额为19.37亿元,其中7月进口额为2.35亿元,同比减少28.5%,环比下降33.7%。由此可见,日本并非我国主要的水产品进口国

 

        日本排放核污水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的渔业经济及食品安全。但有污染风险不代表绝对不能吃。从科学的角度看,此次核污染水排海影响至我国海域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洋流影响下,核污水将随日本暖流先向西北方向漂流,并随北大西洋暖流最先抵达加拿大海域。而根据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等团队的模型推算,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才能到达我国沿岸海域。即使不考虑来自内陆河流河水在近海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在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第二天就给本土的水产品贴上“核污染物”的标签,显然矫枉过正了。

 

        从政策的角度看,早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国家相关部门就已经出台了一整套监管制度,确保公众更安全地食用水产品。比如,进口日本部分地区食品、饲料等都要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的证明与原产地证明;放射性物质监测从2012年开始就被纳入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

 

        日本进口水产遇冷同时,其他替代海产品开始走俏。8月24日晚,“南美白虾卖爆了”登上微博热搜。东方甄选就透露,自营南美白虾销量暴涨,截至当日17时,单日销量已突破2.5万单,远高于日常的7000单销量。

 

        主营水产批发的北京蔚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经理告诉新京报记者,公司南美白虾主要向电商客户销售,近期正值开渔期,很多直播间原本筹备了出海捕捞鲜货的内容。8月24日日本核污水排海后,电商直播间便将带货产品迅速更换为原产地为厄瓜多尔的南美白虾冻品,公司南美白虾的需求量两天内涨了50%—60%,“好在备货充足,突增的供应都可以满足。”

 

        国产淡水养殖业也可能面临机会。从事海洋生物和水产研究的博士郑维中曾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三文鱼是大西洋鲑鱼、虹鳟鱼等多类鲑鳟鱼的统称。目前我国市场上流通的进口三文鱼多来源于海水养殖的鲑鱼,国产三文鱼则以淡水养殖的虹鳟鱼为主。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下,消费者对海产品选购开始持谨慎态度,淡水产品出现走俏苗头。

 

        除了水产替代外,肉企也嗅到了机会。8月25日,国内猪企上市公司新希望董秘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我国对日本水产品进口禁止,整体来看对国内的水产养殖是利好,同时也会产生对其他肉类的消费替代,对猪肉、禽肉等消费带来利好。

 

日料还能吃吗?

食材或并不来自日本

        受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影响,日料店的食材来源也受到消费者关注。在新京报官方微博发起的#你们还会去吃日料吗#话题讨论中,目前有超八成的网友选择“不会吃了,很担心安全”。

 

 

        据第一财经报道,日本料理是中国餐饮业影响力最大的海外菜系。新一线知城数据平台根据大众点评2023年6月的数据统计后发现,中国内地有79324家日本料理店是排名第六的菜系,在它之前的都是本土菜系;其中,有378家日料店人均消费超过1000元,北京和上海就集中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反过来也是一样,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内地是日本2022年水产品出口数量排名第一的国家。

 

        但当我们仔细考察中国的日本料理餐厅后,就会发现这种影响其实仅限于很少一部分门店。对于大多数平价的日料店来说,进口食材的收紧影响不大,比如拉面店、鳗鱼店、烧鸟店。因它们的食材本身就大多来自中国本土,比如鳗鱼通常是福建养殖,烧鸟店也以中国的鸡肉为主。近10年来中国冷链技术、物流速度的提升也让食材的保鲜水平提高,运输时间变短,在北京就能买到全国各地的新鲜海鲜。而另一种常见食材三文鱼则主要来自挪威、智利,并不来自日本

 

        8月24日晚至8月25日,包括村上一屋、将太无二等日料餐企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声明,表示将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规范渠道,下架任何受影响的海鲜产品。多家日料餐企还公布了店内的主要海鲜食材的产地。

 

村上一屋微信公众号推文

 

        例如村上一屋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称,村上一屋的菜品中,海鲜只是占比较少的一部分产品,还有更多的沙拉、小吃、寿司和寿喜锅产品。村上一屋使用的三文鱼来自挪威的远洋养殖,甜虾产自俄罗斯,北极贝捕捞自加拿大。村上一屋将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做好渠道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品牌将坚守承诺,下架任何受影响的海鲜产品,绝不让任何可能的风险触及顾客的餐桌。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辐射?

做好5件事

        受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入海洋影响,韩国盐价大涨,民众“举国囤盐”。我国沿海部分地区,也刮起了囤盐潮。更有谣言称含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据北京疾控消息,想通过食用含碘盐防核辐射,不可取。我国食盐加碘的目的是防治碘缺乏病。因为北京市属于环境缺碘地区,通过食盐加碘可以安全、便捷、长期的对全民进行碘营养的补充,避免碘缺乏病影响居民健康。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碘含量》规定加碘食盐中的碘含量为每公斤20-30mg。在核污染事故中当人体摄入放射性碘后,主要蓄积在甲状腺内,发生初期保护甲状腺需要1次摄入“稳定碘”100mg,相当于1次摄入3-5kg食用碘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明确提出“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如果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各个脏器造成严重的负担,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病,严重者可能造成脱水,甚至死亡。

 

生活中普通人应该怎么防辐射,有无食物可以抗辐射?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教授张遵真表示,生活中接触的多为非电离辐射,比如手机辐射、微波辐射、电热毯辐射、基站等。大众接触电离辐射主要来自医疗诊断和医学治疗,如X光、CT、伽马刀和钴60放射治疗等。没有疾病,无须进行这些放射检查和治疗,自然极大减少了接触放射的机会。倘若医生开单需要接受放射检查或治疗,也无需过度恐慌。放射剂量和时间决定放射危害,并不是只要一接触,就一定产生危害。

 

        生活中天然本底含有微量放射性,比如土壤岩石中的放射性氡,放射性氡已被证明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危险因素。然而万物皆有毒,关键看剂量!在已有的研究中,孕妇被认为是放射性危害的高危人群。美国妇产科协会2017年发布指南指出,X射线辐射对胎儿影响和风险主要取决于胎龄和射线剂量。

 

        大自然也存在天然放射性物质,大自然中含有微量放射性。在人们的认知中,孕妇对放射性最为敏感。研究显示50msV(毫西弗)放射性是引起孕妇致畸的阈剂量。而核污染水的排放,什么时候,什么地域的海产品浓缩的放射性达到什么浓度,人需要摄入多少这样的海产品才会达到引起危害的阈剂量,目前尚不能科学回答。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食物具有足够证据可以有效抵御放射性危害。理论研究方面,放射性物质具有电离特性,可以产生活性氧,引起氧化损伤,导致遗传物质DNA断离,最终诱导肿瘤。从这个角度出发,凡是具有抗氧化的物质理论上可能具有防御放射性危害的作用,研究放射防护多在细胞和动物模型实施,对细胞或动物具有放射防护,并不等于对人具有同样的作用。人们耳熟能详的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等,茶叶中的茶多酚、矿物质锌和硒、辅酶Q10、葡萄籽提取物等都是被大量研究证实的抗氧化物质。这些抗氧化物质天然存在于我们大众食品中,特别是各种新鲜蔬菜水果中含量丰富。只要我们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正确烹饪,就不会缺少这些营养素。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点击排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