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市场网

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动态  市场热点

明年经济工作九大看点!21位专家全面解读

作者: 时间:2024-12-13 13:35:36 阅读:(3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为2025年经济工作定调,并部署九大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关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会议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针对宏观政策取向,会议释放了“更加积极有为”的信号,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九大重点任务,“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位于首位。

        如何理解此次会议的新提法以及透露出的经济工作新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21位专家,为您带来全面解读。

 

看点一

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但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会议在肯定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同时,也提出要正视不利因素和困难挑战,坦诚务实又具前瞻性。基于当前形势判断,会议也提出多项政策举措。只要实施更大力度的财政、货币等政策并确保政策同向发力,推动一系列制约发展的制度改革取得突破,中国经济就能够行稳致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会议内容体现出,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面对的主要困难,各方已经形成共识。会议强调需求不足问题突出,因此扩大内需是当前经济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此次会议提出的相关举措也非常具有针对性,就是要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实施来提振内需,矫正市场引导的总量供大于求态势的发展。

 

看点二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提高财政赤字率

        会议要求,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表示,由于明年整体经济形势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所以“更加积极”是财政政策的总基调,也是逆周期调节的基本政策取向,对于稳定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发展将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表示,近年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次会议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进行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需要。在财政赤字率方面,2024年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2025年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考虑到当前市场利率水平较低,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能引导社会资金进行更好的跨期配置,以提高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看来,赤字率提高意味着赤字规模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扩大支出力度,强化财政的逆周期调节能力,更好地防风险、惠民生、稳增长,同时更能传递政策意图,具有较强的政策信号意义。此外,赤字规模中大概率仍是以中央国债为主,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能够更好保障基层财力稳定,提升地方财力的可支配程度,有利于地方做好“三保”工作。

 

看点三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适时降准降息

        会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货币政策的基调“适度宽松”,既是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也充分考虑了外部不确定因素,更结合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时隔十多年,货币政策取向再次回归“适度宽松”,进一步传递出积极明确的信号,有力提振各方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任涛指出,“适时降准降息”的提法是第一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出现,意味着2025年降准降息的空间依然存在。同时,会议还提出要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意味着央行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持金融安全与稳定方面将会发挥更大功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预计央行在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方面也将会有“新动作”。

 

看点四

大力提振消费 提高投资效益

        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会议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重点任务,这是党中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研判国际新形势下所作出的重大举措。要充分发挥国内大循环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充分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面对国际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挑战,也要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强化国内国外双循环提供强劲支撑力、推动力,从根本上把握安全性、主动权。
        “会议提出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以及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说,“两新”“两重”政策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政策,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既有利于持续激发增长内生动力,又能支撑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其中,“两新”“加力扩围”意味着有更多符合先进生产力标准的设备和新型绿色消费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惠及更多企业和消费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吴有红表示,会议强调“提高投资效益”。投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质量。当前,投资效益不高导致供需错配和供给效率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民生领域以及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高端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仍有短板。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切实提高投资效益,不断增强投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更好服务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提高到新的水平。

 

看点五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会议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与此同时,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张凤认为,要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方面要重视人工智能、数智化对产业体系的全面赋能,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推动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加快形成新模式、新动能、新业态,培育未来产业,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这一过程中,要发挥好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体系化和综合化的平台优势,面向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战略导向、前沿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对于会议提出的“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所长彭健分析称,这将对我国的资本市场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决定作用,不仅会推动国资背景的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更能有序吸引有条件的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更好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下一步,需加强各类政府投资基金、国资基金的统筹协调;优化国有资本考核与评价机制;拓宽创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推动创业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培育更多的耐心资本。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认为,当前在一些地方产业发展中容易出现重复建设和无序扩张的冲动,部分新兴行业也出现了“内卷式”竞争。需要通过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引导地方依照法律法规招商引资并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切实发挥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作用,引导企业规范竞争行为。要加强行业自律行为,避免行业内出现相互踩踏的不良竞争,破坏整个行业良性生态。还要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和规则,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倡导敢创新、拼技术、提品质的良性竞争,切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看点六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外贸稳外资

        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指要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这不仅有助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大力吸引外资,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我国外贸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指出,本次会议提出“稳步推进服务业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意味着未来投资环境会更加趋于稳定。当前,我国对于外资医院的开放已经开始试点,各国企业也希望中国能够维持更加稳定的投资环境。通过进一步落实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持续吸引更多企业进行投资,有助于更好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看点七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此次会议再次提出“稳住楼市股市”。同时,会议也明确,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目前,房地产行业虽然呈现出一定的止跌回稳趋势,但这种趋势并不牢固,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和落实。他认为,应继续贯彻落实“推出增量政策、落实存量政策”,通过政策叠加,释放更强大的政策影响力,真正促进房地产的全面和可持续的“止跌回稳”。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在“稳住楼市”目标之下,各项支持政策有望加速落实。例如,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此前住建部已经明确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且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已经扩围至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方面,未来核心城市限制性政策有望继续优化。

陈文静同时指出,本次会议亦强调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等,整体力度也较以往有所提升。针对城市更新,加快完善相关规划、探索可持续的资金来源等或是重要方向,将探索传统的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向“运营模式”转变,相关税费支持也有望加快落地。
 

看点八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会议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积极性,健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经济室主任黄征学表示,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为乡村全面振兴创造条件;乡村全面振兴,为提升城镇化质量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助于发挥农业“压舱石”作用,也有助于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好地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协调起来。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关键是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县城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连结点,要增强县域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发挥县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快县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县城、乡镇与村的产业联动,形成高效协同、有机统一的县域经济体系。”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说。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徐静表示,新型城镇化正在快速缩小县域与城市的差距。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交通设施的便捷和通达为县域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时,在新基建加速建设的时期,县域信息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促使县域经济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为整个国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看点九

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

        会议提出,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提升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深化东、中、西、东北地区产业协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湾区经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光辉表示,此次提出“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以及“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就是要统筹考虑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构建国内大循环与区域微循环协同发展格局,挖掘区域要素流动潜力,打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堵点,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
点击排行查看更多